敬畏之心不可無
來源:本網
時間:2014-09-19 11:31:30
閱讀:
-
閻崇年曾在《大故宮》中講到康熙對上天的敬畏之事:康熙皇帝在宮中設壇祈禱,長跪三晝夜,日惟淡食,不御鹽醬。到第四日,步詣天壇,大雨如注,水滿兩靴,衣盡沾濕,步行回宮。其敬誠之心,諸臣莫不感動。正所謂“明君有畏,昏君無懼”。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大凡有所作為,受到后人敬重的帝王都常懷敬畏之心;凡無敬畏之心,為所欲為者,其結果必然是人亡政息,給民族留下了深重的災難。
如今,在我們的干部隊伍之中,也有小部分人把敬畏拋到了腦后。他們有的想說什么就說什么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口無遮攔,毫無顧忌。有的“一把手”決策“一手拍”,用人“一句話”,花錢“一支筆”。有的基層干部什么錢都敢花、多少錢都敢用,極大地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,破壞了干群之間的血肉聯系。一個人特別是領導干部,一旦沒有了敬畏之心,就會無所顧忌,隨心所欲,視工作制度和紀律為束縛。從過去查辦的一些案件來看,凡是獨斷專行,搞一言堂,“一手遮天”者,其霸氣總會逐漸演變成霸道,其手上的公權也會逐漸變成公害。
敬畏乃敬重而畏懼。毛澤東同志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,然而他又是情感豐富、品性質樸的常人,他有三怕:一怕淚、二怕血、三怕喊饒命,尤其聽不得窮苦老百姓的哭聲,看到他們流淚,自己也忍不住掉淚。顯而易見,毛主席的“怕”包含著敬畏之情,是懷有對黨、對人民、對革命的敬畏之心。
敬畏是領導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,黨員干部惟有心生敬畏之情,方能時刻保持清醒頭腦,堅定自己的人生方向,為黨和人民作出應有的貢獻。
黨員干部要敬畏什么呢?一要敬畏歷史,樹立正確的發展觀,不搞形象工程、政績工程,使工作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,經得起子孫后代的評說。二要敬畏百姓,心中裝著百姓,工作為了老百姓,讓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得起養育自己的人民群眾。三要敬畏法律和制度,遵章守法,依法執政,帶頭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。四要敬畏人生,慎言慎行,堂堂正正,讓自己將來回首往事不會感到后悔,對得起自己的良心。五要敬畏責任,凡事盡職盡責,盡心盡力,對得起自己的崗位職責。
總之,一個人生活在這世上,有所敬畏、有所顧忌才能“見理明而不妄取”、“尚名節而不茍取”,才能在這象征著道德的天和象征著人民的地之間,書寫出一個堂堂正正的“人”字。(來源:中國紀檢監察 )